CO₂培养箱作为细胞培养的核心设备,其温度、CO₂浓度、湿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细胞活性与实验重复性。科学制定校准周期与规范操作方法,是保障培养环境稳定的关键。
校准周期的合理设定需结合使用频率与精度要求。温度校准建议每月进行1次,采用连续24小时监测模式,确保培养箱在37℃设定值下的波动范围≤±0.2℃;CO₂浓度校准每两周1次,重点验证5%常规浓度点的偏差(应<±0.1%),若用于特殊浓度培养(如2%或10%),需增加对应点校准。湿度校准可每季度1次,通过监测饱和盐溶液的平衡湿度(如硫酸钾饱和溶液对应98%湿度)验证腔内湿度达标情况(≥95%)。新设备启用前需进行全面校准,维修后的设备需立即重新校准,确保各项参数符合标准。
温度校准的规范操作需采用多点验证法。将经过计量认证的铂电阻温度计(精度±0.1℃)固定在培养箱中层中心位置,同时在四角放置辅助测温点,设定37℃恒温模式,连续记录24小时数据。若发现任一点温度偏离设定值超过0.3℃,需进入校准菜单调整:通过控制面板的温度补偿功能,以标准温度计读数为基准修正显示值,每次调整后稳定30分钟再验证,直至所有测点波动≤±0.2℃。校准过程中需关闭门体≥1小时,避免开关门导致的温度波动干扰。
CO₂浓度校准需依赖高精度标准气体。准备浓度为5%的CO₂标准气(不确定度≤±0.05%),将气体采样管连接至培养箱的气体校准口,开启校准模式后通入标准气,流量控制在0.5L/min,持续3分钟。设备自动识别标准浓度并修正传感器读数,校准后需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监测30分钟,确保浓度稳定在设定值±0.1%范围内。若使用红外传感器型培养箱,需每月用酒精清洁传感器窗口,避免水汽凝结影响检测精度。

湿度校准可采用饱和盐溶液法。在培养箱内放置盛有硫酸钾饱和溶液的培养皿(液面面积≥100cm²),同时放入经校准的湿度计,关闭门体24小时后读取湿度值。若实测湿度<95%,需检查水盘水位(应保持2/3满),清洁加湿装置的滤网(每月1次),必要时更换加湿管。对于采用蒸汽加湿的机型,需验证加湿周期是否合理(通常每30分钟启动1次),确保湿度波动≤±3%。
校准完成后需生成校准报告,记录校准日期、使用标准器具信息、各项参数偏差及调整值,报告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。建立校准台账,提前3天提醒下次校准时间,确保所有操作符合ISO 17025实验室认可要求。通过系统化校准,可使细胞培养的成功率提升20%以上,实验数据的重现性显著改善。